搜索
查看: 337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你知道佛教中的“引业”和“满业”是什么意思吗?

[复制链接]

143

主题

567

帖子

24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40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4-7 08:35:1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1、业
业可以分为引业和满业两种。
引导众生投生的因业,叫做引业。
决定众生投生之后健康、多病、贫穷、富贵、长寿、短命、幸福、痛苦等满一生的业,就叫做满业。

2、引业
一种引业,可以让一个众生反复多次投生到一个地方。之所以有些人一辈子造了无数的弥天大罪,死了以后却转生为人,就是因为此人过去世所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引业还没有穷尽,所以即使他这一世造了如山的恶业,都只能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,不会立即成熟让此人堕入地狱,这就是引业的功用。
去世时候的最后一个念头,像横跨两岸的桥梁,是与下一世紧密相连的通道,故而相当重要。
《入行论》中,讲过两母女在被水冲走时,因为最后一个念头是相互之间的慈悲心,故而让她们投生天界的公案。
反之,如果不能把握好临死时的心念,一辈子烧香拜佛念经的人,死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嗔恨心而堕入恶趣。
今生所造的善业只能变成满业,让此人在恶趣当中承受比较轻微的痛苦,或受苦的时间可以短一点;如果变成畜生,则可以变得比较健康、漂亮,能悠闲地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地方,不需要辛苦地四处寻找草料;
如果变成非人,则会有一些神通,或者非常富裕等等。因果不虚,善恶业报始终都会存在。
所以,我们平时要做好准备,时刻保持善的念头,良好的心态,不要习惯于抱怨、不满、嗔恨、贪恋,不要推卸责任。要习惯于发慈悲心、出离心,这些念头是非常重要的。

3、四种不同的情况
引业和满业,有四种不同的情况:
有时满业和引业都是善业;
有时满业和引业都是恶业;
有时引业是善业,但满业是恶业;
有时引业是恶业,满业是善业。
引业和满业都是善业的果报,是转生天人。天人的引业一定是善业,因为恶业不会投生到三善趣当中。天人一般也没有什么痛苦,比较幸福快乐,所以满业也是善业。
如果投生为人或阿修罗,则引业是善业,如果满业也是善,就能享受相对的幸福。如果满业是恶业,就会一生都痛苦、贫穷、身体不健康,最后也是在痛苦当中结束。
引业和满业都是恶业的果报,是转生地狱。因为地狱中没有幸福、快乐,从诞生到生命结束,一生都在痛苦当中度过,所以满业和引业一定是罪业。
但恶趣中也有满业是善业的情况,比如,有些旁生受尽宠爱、饮食无忧,有些非人财富圆满、神通广大等等,虽然引业让他们投生恶趣,但满业却让他们感受快乐。
在证得菩萨一地或证悟阿罗汉以后,就不会再造新的引业,除此以外,所有的凡夫,都会继续造业。

4、因果道理
业,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推动力,有了内心的震动,稍稍发展就形成了烦恼和业,并形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与世界。
有些人没有任何证据,却爱说这个是迷信,那个是迷信,但因果道理连任何科学和哲学都无法推翻,我们又怎能一概否认?就像犯法要进监狱一样,做坏事受苦报,是天经地义的事。
文| 选自慈诚罗珠堪布《慧灯之光》系列
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:礼敬诸佛。
二者:称赞如来。三者:广修供养。四者:忏悔业障。
五者:随喜功德。六者:请转法轮。七者:请佛住世。
八者:常随佛学。九者:恒顺众生。十者:普皆回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43

帖子

143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436
沙发
发表于 2021-4-7 09:23:2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感恩师兄法布施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举报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祥果

GMT+8, 2023-1-1 10:53 , Processed in 0.14124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