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648|回复: 7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上中下品的法布施各自的果报,差距实在是很大,值得警...

[复制链接]

143

主题

567

帖子

24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40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3-19 11:16:0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心灯佛教文化工作室译文

  其次,诸天子,有十七种中阴有法,您当系念于心,修行寂灭之道,或者天、或者人能忆念奉行这个寂灭道的人,终不会害怕阎罗使者所伤害。

  这时,天帝释,又在清净毗琉璃所成的墙壁上,展示三种布施的果报,在墙壁上的镜子中显现,即是资生布施能得大富贵,果报如前面所说,无畏布施,能生在大国,能作国王受封为一区域的统治者,没有兵、刀、灾、俭、瘟疫、横死,不害怕仇敌,没有疾病安稳,远离火的恐惧与水的恐惧,没有瘟疫的恐惧,或者能作国王,或者作大臣,长久的住在世间,这是无畏布施的果报,在墙壁上的镜子中见到这样的善业因果。

  又在墙壁上的镜子中见到殊胜的布施,即是法布施,最为无上,能出生一切有为生死的种子,这无上的布施能得无上的果报,三菩提: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、无上正等菩提中随着自己的发心而成就。

  在墙壁中的镜子上又见到业力果报,如果为了钱财和物品的缘故,与人宣说佛法,而不是以悲心利益众生而拿钱财和物品,这是下品的法布施,是下法布施。

  不以善心而为人说法,只为了钱财和利益,不能自身按照所说的道理修行,这样也是下品的法布施。

  如果以宣说佛法为了得到钱财与物品,或者用饮酒,或者与女人共同饮食,如歌舞艺人的法,自卖才艺而寻求钱财,这样的法布施,其果报非常少,在墙壁上的镜子中,见到这些等法布施的人,临命终后往生到天上,作智慧的鸟,能宣说偈颂,这就是下法施。

  怎样是中品法布施呢?

  为了名声远闻的缘故,

  为了超过他人的缘故,

  为了想要超过其他大法师的缘故,为人宣说佛法。

  或者以妒忌心而为人宣说佛法。

  这样的法布施,得果报非常少,临命终后,往生到天中,遭受中品果报,或者再转生为人,这些情况,帝释天王在墙壁上的镜子中全部都展示出来,这样就是中法施。

  怎样是上品法施呢?

  以清净心,为了要增长众生的智慧,而为人宣说佛法。

  不为了钱财、利益,为了让邪见的诸众生等安住在正法中,这样的法施,自利利人,无上最殊胜,乃至到达涅槃,其福德不可穷尽。这就是上品法施。

  又有法施,这时,天帝释又开示诸天其他法施的果报,知道下品法施的人说布施的法,而不说智慧。

  中品法施的人,宣说持戒。

  上品法施的人,宣说智慧与解脱法。

  下智慧的人,为人说法,很少的人能解悟,说布施的法,就只说布施,不说其他的法,说法因缘,让人知道持戒,后来得到智慧,其人相信和随顺,证得阿罗汉,结束一切结漏(烦恼),得二解脱:有为解脱与无为解脱。这是下品法施,什么缘故呢?宣说布施相应法的缘故。

  怎么样是中品法施呢?宣说持戒相应的法,以修持自心,是中智慧,在墙壁上的镜子中见到这样的善业果报,随顺智慧,证得阿罗汉,迅速结束一切诸漏,或者证得缘觉,是中法施。在墙壁上的镜子中,见到这些相,这就是中法施。

  怎么样是上品法施呢?宣说智慧功德,以修持自心,不求他人的感恩与好处,只为了利益他人,而敷演宣说佛法,为众生宣说五欲的过失与罪恶,人们被欲的觉受(味)所系缚,出离五欲方为真正的快乐。让邪见的人安住在正法之中,宣说清净远离尘垢之法,是上品法施,证得无上菩提,正等正觉的佛果,明行足、无上调御天人之师,无上正法的调伏之法,初善、中善、后善,无上成就之法,一切都能知见,为诸众生广大的宣说佛法的要义,这样就是上品法施。

  心灯文化注释:我们学习佛法都知道 诸布施中 法布施为最,但是却很少人知道,法布施也分为上中下三品,各自的动机不同,智慧不同,那么所成的法施也分为上中下。其中现代末法时期虽然有不少人法布施,依旧落入下品法施和中品法施的境地而不自知,这下品法施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呢?

  就是经文里说的:

  为了得到财物而给人宣说佛法,这具体的表现就是:为了得到他人的供养而宣说佛法,当得到了财物和供养后,心生欢喜,继而想要继续的宣说佛法得到钱财,这是现实中,部分人又转到网络上,比如有的人建立网站,建立自媒体,真正目的是为了得到钱财而宣说佛法,为了得到他人的打赏而宣说佛法,为了某种私利而宣说佛法。这是不净说法 。而众生难以识别,虽然这也是法施,但是属于下品法施,果报投生到天界做智慧鸟,所以从出离轮回的角度来说,这种下品法施的果报是非常不好的,内心不净之人也非常容易犯。希望我们警惕。

  中品法施

  为了名声远闻的缘故,

  为了超过他人的缘故,

  为了想要超过其他大法师的缘故,为人宣说佛法。

  或者以妒忌心而为人宣说佛法。

  上品法施,是为了想要增长众生的智慧,不是为了钱财与利益,为了让邪见的众生树立正见,安住于正法之中,而宣说佛法,自利利他,自觉觉他,这样的法施属于上品法施。

  我们会发现这三种法施的发心与动机是不同的,下品和中品夹杂有私心杂念,上品是纯碎的菩萨发心,自利利他,自觉觉他,真正的为了增长众生的智慧,为了正法的流通与广传,不为了钱财与利益,为了让邪见的众生得以树立正见,安住正法,这样的上品法施是最殊胜的。这是以发心与动机而言。

  而后又讲说了其他法施的内容层次来划分

  如下品法施 是只讲说布施的法,布施的果报,布施的因缘,布施的感应等等只讲布施,不讲持戒,不讲智慧,这样的法属于下品法施,根据这个理论其中放生也是属于这个范畴。

  中品布施,进一步讲解持戒的法,从身口意上严持戒律,清净身口意,以此调伏自心。

  上品法施,就是讲解智慧和解脱法,这种上品法施是最为殊胜,可以让人真正得到智慧,解脱生死之法,如六祖坛经就是六祖大师开示智慧与解脱法的结晶,这种上品法施就是必须有所证悟之善知识才能具足的解脱知见,因为善知识具足智慧慈悲,通达解脱法,无私无我,没有私利心,只为广度众生而宣说正法,这也是佛弟子们都要多亲近真善知识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《正法念处经》:

  复次诸天子。有十七种中阴有法。汝当系念行寂灭道。若天若人念此道者。终不畏于阎罗使者之所加害。

  时天帝释。复于清净毗琉璃壁。示于三种布施之果。镜壁中现。所谓资生布施得大富。果报如前所说。无畏布施。生于大国为王领主。无有兵刀灾俭疾疫横死。不畏怨敌。无病安隐。离于火畏及以水畏。无疾疫畏。或为王者。或为大臣。久住于世。是为无畏施之果报也。于镜壁中见如是业。

  又于镜壁见胜布施。所谓法施最为无上。能出一切有为生死之种子也。此无上施得无上果。三菩提中随心成就。于镜壁中复见业果。若为财物故。与人说法。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。是名下品之法施也。是下法施。不以善心为人说法。唯为财利。不能自身如说修行。是名下施。若以说法而得财物。或用饮酒。或与女人共饮共食。如伎儿法。自卖求财。如是法施。其果甚少。于镜壁中。见如是等法施之人。生于天上。作智慧鸟。能说偈颂。是则名曰下法施也。

  云何名为中法施耶。为名闻故。为胜他故。为欲胜余大法师故。为人说法。或以妒心为人说法。如是法施。得报亦少。生于天中。受中果报。或生人中。如是帝释天王。于镜壁中皆悉示之。是则名曰中法施也。

  云何名为上法施耶。以清净心。为欲增长众生智慧。而为说法。不为财利。为令邪见诸众生等住于正法。如是法施。自利利人。无上最胜。乃至涅槃。其福不尽。是则名曰上法施也。复有法施。时天帝释。复示诸天余法施报。知下法施说布施法。不说智慧。中法施者。说于持戒。上法施者。说于智慧解脱。下智慧者。为人说法少人解悟。说布施法。唯说布施。不说余法。说法因缘。令知持戒。后得智慧。其人信顺。得阿罗汉。尽诸结漏得二解脱。是则名曰下法施也。何以故。说于布施相应法故。

  云何名曰中法施耶。说于持戒相应之法。以修其心。是中智慧。于镜壁中。见如是等业之果报。顺于智慧。得阿罗汉。速尽诸漏。或得缘觉。是中法施。于镜壁中。见如是相。是则名曰中法施也。云何名为上法施耶。说智功德。以修思心。不求恩惠。唯为利他。而演说法。说欲过恶。欲味系缚。出离为乐。令邪见者住于正法。说于清净离垢之法。是上法施。得无上菩提。等正觉果。明行足无上调御天人之师。无上正法调伏之法。初中后善。无上成就。一切知见。为诸众生。广说法要。是则名曰上法施也。

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:礼敬诸佛。
二者:称赞如来。三者:广修供养。四者:忏悔业障。
五者:随喜功德。六者:请转法轮。七者:请佛住世。
八者:常随佛学。九者:恒顺众生。十者:普皆回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43

主题

567

帖子

24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406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3-19 15:43:38 | 只看该作者

随喜功穗,阿弥陀佛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:礼敬诸佛。
二者:称赞如来。三者:广修供养。四者:忏悔业障。
五者:随喜功德。六者:请转法轮。七者:请佛住世。
八者:常随佛学。九者:恒顺众生。十者:普皆回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9

主题

1391

帖子

668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686
板凳
发表于 2021-3-19 17:27:29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-3-19 17:28 编辑

 


上法施说法需要满足唯求利他,不求名利。如是法施。其果甚大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《正法念处经》:

  复次诸天子。有十七种中阴有法。汝当系念行寂灭道。若天若人念此道者。终不畏于阎罗使者之所加害。

  时天帝释。复于清净毗琉璃壁。示于三种布施之果。镜壁中现。所谓资生布施得大富。果报如前所说。无畏布施。生于大国为王领主。无有兵刀灾俭疾疫横死。不畏怨敌。无病安隐。离于火畏及以水畏。无疾疫畏。或为王者。或为大臣。久住于世。是为无畏施之果报也。于镜壁中见如是业。

  又于镜壁见胜布施。所谓法施最为无上。能出一切有为生死之种子也。此无上施得无上果。三菩提中随心成就。于镜壁中复见业果。若为财物故。与人说法。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。是名下品之法施也。是下法施。不以善心为人说法。唯为财利。不能自身如说修行。是名下施。若以说法而得财物。或用饮酒。或与女人共饮共食。如伎儿法。自卖求财。如是法施。其果甚少。于镜壁中。见如是等法施之人。生于天上。作智慧鸟。能说偈颂。是则名曰下法施也。

  云何名为中法施耶。为名闻故。为胜他故。为欲胜余大法师故。为人说法。或以妒心为人说法。如是法施。得报亦少。生于天中。受中果报。或生人中。如是帝释天王。于镜壁中皆悉示之。是则名曰中法施也。

  云何名为上法施耶。以清净心。为欲增长众生智慧。而为说法。不为财利。为令邪见诸众生等住于正法。如是法施。自利利人。无上最胜。乃至涅槃。其福不尽。是则名曰上法施也。复有法施。时天帝释。复示诸天余法施报。知下法施说布施法。不说智慧。中法施者。说于持戒。上法施者。说于智慧解脱。下智慧者。为人说法少人解悟。说布施法。唯说布施。不说余法。说法因缘。令知持戒。后得智慧。其人信顺。得阿罗汉。尽诸结漏得二解脱。是则名曰下法施也。何以故。说于布施相应法故。

  云何名曰中法施耶。说于持戒相应之法。以修其心。是中智慧。于镜壁中。见如是等业之果报。顺于智慧。得阿罗汉。速尽诸漏。或得缘觉。是中法施。于镜壁中。见如是相。是则名曰中法施也。云何名为上法施耶。说智功德。以修思心。不求恩惠。唯为利他。而演说法。说欲过恶。欲味系缚。出离为乐。令邪见者住于正法。说于清净离垢之法。是上法施。得无上菩提。等正觉果。明行足无上调御天人之师。无上正法调伏之法。初中后善。无上成就。一切知见。为诸众生。广说法要。是则名曰上法施也。








法布施功德圆满需要不求果报、不著利养及与名闻饶益为首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《发觉净心经》卷1:“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:
“善男子!法施有二十功德,不求果报、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。

何等二十?得正忆念;得胜妙趣;得好正意;得强志力;得多智慧;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;当得少欲;当灭嗔恚;当灭愚痴;一切诸魔不得其便;诸佛护念;非人守护;诸天与力;一切冤家不得其便;凡所亲友无人能坏;凡所出言人必信受;得无所畏;凡有行处恒常欢喜;智者赞叹;所行法施恒为他念。

弥勒!是为法施不求果报得二十功德,弃舍利养及与名闻,衣服、饮食无所希望,饶益为首常行法施。

“复次,弥勒!菩萨复有二十种功德,不求果报,菩萨为他行法施时,不著利养名闻,饶益为首数行法施。

何者二十?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;生已不失;得陀罗尼;当得密动;不用多力广益群生;少用功力多所利益;于众生边恭敬尊重;常应供养;当得身密;当得口密;当得意密;超越恶道及诸恐怖;于命终时心得欢欣;如法正说能伏他论;具大威德胜人敬仰,况余凡庶;诸根成就,无能及者;深心具足,得舍摩他、毗婆舍那;能行难行精进不减;守护正法速能超度不退转地;一切行中得随顺住。

弥勒!是名复有二十种功德,菩萨法施不求果报,不著利养及与名闻、衣服、饮食,饶益为先,数行法施。”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43

主题

567

帖子

24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406
地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3-19 17:30:53 | 只看该作者

随喜功德,阿弥陀佛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:礼敬诸佛。
二者:称赞如来。三者:广修供养。四者:忏悔业障。
五者:随喜功德。六者:请转法轮。七者:请佛住世。
八者:常随佛学。九者:恒顺众生。十者:普皆回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4

主题

919

帖子

7811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念佛、拜佛、成佛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11
5#
发表于 2021-3-19 20:27:04 | 只看该作者
原来个中还有这样的细微差别。感谢师兄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43

主题

567

帖子

24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406
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3-19 21:40:41 | 只看该作者
BodhiWYP 发表于 2021-3-19 20:27
原来个中还有这样的细微差别。感谢师兄分享

随喜功德,阿弥陀佛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:礼敬诸佛。
二者:称赞如来。三者:广修供养。四者:忏悔业障。
五者:随喜功德。六者:请转法轮。七者:请佛住世。
八者:常随佛学。九者:恒顺众生。十者:普皆回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8

主题

1020

帖子

3127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127
7#
发表于 2021-6-4 01:09:36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观世音菩萨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举报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祥果

GMT+8, 2023-1-1 10:52 , Processed in 0.14536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