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1241|回复: 1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人到五十犹须忏

[复制链接]

104

主题

753

帖子

358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5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0-11-14 23:03:02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     三皈五戒,贵如帝王。然我学佛多年来,心境去处却未呈现吉祥功德和善者相,固有定业难逃,以及修行懈怠之原因,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品性问题。品性不过关,修行愈精进反而愈烦恼,小小恶业亦成大障;品性真正过关,则修行以持戒为精进,就已经走在精进路上了,纵然定业难逃,有地藏菩萨代理佛的大慈悲威神之力护佑,势必身心安乐!我品性有多么恶劣呢?
     心中无仁孝。虽然能够慈心不杀,片肉不沾,但从未竭力孝养父母,对众生苦还有幸灾乐祸的念头,不能慈与众生乐,悲拔众生苦,更不能代众生苦。
    生活不清苦。逸乐思想太严重,不愿吃苦了苦,频频怨天尤人,礼佛尤不精进,很少去庙里当义工,宁愿财施不愿以苦为师!
     念头不端正。工作上尚能一文不苟取,在女色上却不能严守四勿,美色当前,胡思乱想,眼睛象蚊子一样,哪里有肉盯哪里,丝毫做不了主。
     念佛不老实。念佛时散心居多,净念一个也难找到,不够至诚恳切,有口无心,每日欺骗佛菩萨却认为自己在修行,罪过极大极大。
      有此四端,故行年五十,牙齿颗颗掉,头发根根白,抑或可仗此恶业早登极乐。
      绝此四端,方可心性贤良,法喜充满,色身坚固,去处吉祥,生前即获五福临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80

帖子

136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66
沙发
发表于 2020-11-15 06:05:5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赞叹师兄常自省身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5

主题

265

帖子

20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006
板凳
发表于 2020-11-15 09:11:54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师兄施戒心慧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43

主题

567

帖子

240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406
地板
发表于 2020-11-15 10:35:31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师兄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:礼敬诸佛。
二者:称赞如来。三者:广修供养。四者:忏悔业障。
五者:随喜功德。六者:请转法轮。七者:请佛住世。
八者:常随佛学。九者:恒顺众生。十者:普皆回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6

主题

1140

帖子

611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113
5#
发表于 2020-11-15 11:04:28 | 只看该作者
选自洛桑成列·确吉坚赞仁波切开示的《三主要道讲述》

菩提心能迅速地消除我们的恶业。恶业的对立面是善业,所以在生起忏悔心后,恶业可以通过善业来对治。而一切善业之中,以菩提心摄持的善业力量最大。

  我们平时积累功德很少,大部分都是恶业。起码而言,大部分念头都是围绕自我而运转的,很少有为他人考虑的时候。菩萨尚且时刻忏悔自己,阿底峡尊者说:“尽管我每天严守戒律,但所犯的还是如同雨点一样多。”这样的一位大成就者,尚且说自己的业如同下雨一样,那我们凡夫就更不用说了吧!恐怕用倾盆大雨都难以形容。连菩萨都要忏悔恶业,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忏悔呢?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种业障,我们才会有种种烦恼和苦痛,种种疾病和灾难,才会有种种的不如意。因为有了业障,我们修法才会生不起道用功德,才会精进修持多年,仍然得不到感应和加持。这一切过患的主要原因,就在于自身业障的不清净。因此,我们要想消除身心的烦恼痛苦,修法要想获得成就,就必须进行忏罪净障的修持。
  忏悔业障最有效的一种方法,莫过于菩提心。菩提心能刹那间把恶业连根拔除。如《入行论》说:“菩提心如劫末火,刹那能毁诸重罪。”世界毁灭前的劫难之一是火劫,劫火一起,三千大千世界也将化为灰烬。我们的罪业再庞大无边,纵使会入极苦的无间地狱,如果用菩提心来对治,就像用劫火烧柴般容易,刹那间能焚毁一切罪业。
  在各种净罪法中,没有比发菩提心更殊胜的。其它忏罪法难以清净的严重罪障,发菩提心都能轻松地消除。如果有菩提心,就如同和勇土结伴而行,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险,哪怕是业果已经现前,都能使我们化险为夷。因此帕绷喀大师说,为了消灭我们的罪业,与其历经百年勤修缺乏菩提心的净罪法,还不如修一座菩提心更为殊胜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4

主题

753

帖子

358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586
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11-15 11:20:08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谢谢诸位师兄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6

主题

1140

帖子

611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113
7#
发表于 2020-11-15 19:16:23 | 只看该作者
 “圆觉汝当知,  一切诸众生,
  欲行无上道,  先当结三期,
  忏悔无始业。  经于三七日,
  然后正思惟,  非彼所闻境,
  毕竟不可取。  奢摩他至静,
  三摩正忆持,  禅那明数门,
  是名三净观。  若能勤修习,
  是名佛出世。  钝根未成者,
  常当勤心忏,  无始一切罪,
  诸障若销灭,  佛境便现前。


——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6

帖子

344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44
8#
发表于 2021-6-10 23:52:13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师兄能够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错误,又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心改正之,这就是好现象。以我之经验,心性之转变,关键还是要净除业障、清理掉自身之负面能量场,多念佛念经拜佛多做功课,如此才是修心之王道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4

主题

753

帖子

358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586
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6-11 00:00:29 | 只看该作者
那摩文殊师利 发表于 2021-6-10 23:52
师兄能够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错误,又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心改正之,这就是好现象。以我之经验,心性之转 ...

谢谢师兄点拨,清除负能量场,地藏菩萨与我有缘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304

帖子

174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746
10#
发表于 2021-6-11 07:26:56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举报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祥果

GMT+8, 2023-1-1 10:44 , Processed in 0.176124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